3月23日下午,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各年级积极分子赴阜阳大剧院观看演出《风雨王家坝》。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玉海,学生党支部书记胡玉然、支部委员薛程文与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共103人参加活动。
历史上,淮河泛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成为淮河的真实写照。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治水的序幕。王家坝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不但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还有库容7.5亿立方米的淮河蒙洼蓄洪区。该剧目以此为时代背景,再现蒙洼百姓勤苦生活串联蒙洼几代人防汛救灾工作付出的巨大牺牲。时隔七十年,王家坝闸面临自建闸以来的第十六次开闸泄洪,王家坝人民毅然选择奉献牺牲、顾全大局,面对田地被洪水浸泡,鱼塘、虾池、养鸭场、大棚被洪水冲毁的现状,他们坚强应对。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短短七个小时内,蒙洼蓄洪区内4个乡镇2048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党的好政策给了蒙洼蓄洪区百姓从未有过的信心。
展演结束后,学生党员感慨道:“蒙洼人一边饱含热泪,一边扛下重担,舍小家,顾大家。一次次悲壮牺牲,一次次坚强崛起。无论时光怎么流转,王家坝精神的内核一直没有变,而每一次奉献,都在淬炼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更重要的是,我由衷为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而骄傲,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高高飘扬的党旗,哪里就有就有冲锋在前的党员同志,在此次抗洪救灾“战场上”党员先上、干部先上,这是抗洪抢险中最常看到的场景。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水面之上,让“孤岛”不孤,让防汛组织有序有力,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
王家坝精神是阜阳人民、江淮儿女在长期抗洪救灾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新时代青年党员,要具备王家坝精神所蕴含的抗争、拼搏、协作、奉献的品格,要在实践中淬炼成长,在奉献中砥砺青春,将弘扬和传承王家坝精神进行到底!
(撰稿:胡玉然 图片:张翔 审核:程建)